发表日期:2014-06-13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3817次
我国经过几年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信息化还是相对滞后的。还做不到两个人种千亩地,两个人养万头猪的农业发展技术。所以,农业规模,信息化技术,社会认识还有待提高。只有将信息技术这样一棵“智慧树”扎进中国的土地,才能引领中国农业的发展。
智慧农业在我国农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一个终极目标。
智慧农业信息化要看种植面积、养殖要看规模,面积大了、规模有了,农业自然就信息化了。而我国集约化程度极低,在国外,全是家庭农场,三五个人可以耕种2000多亩土地,欧洲也有500亩,而我国每人才2亩地,一台收割机可以服务很多家庭,机械化程度还可以,但是信息化程度还很低;养殖业的规模也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在国外2个人可以养猪、养鸡、养鸭几万只,在我国真正的农村里养上百头猪、几千只鸡已经是很大规模的了。可见,集约化程度是制约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根本问题,但是即便有规模,农业信息化推广仍面临其他条件的考验。
信息化的实现,必然用到计算机,而这要想在中国农村,靠农民实现还有很大困难。农民的文化程度低,越落后的地方越是不行,越发达的地区信息化程度越高。再有农民收入低自然没有投入能力。种种因素使得信息化技术进村入户的可能性成为泡影。中国现在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度阶段,现代农业信息化需求已经呈现出来了,只有农民的收入增加、劳动成本降低、集约化程度高、规模化增加,信息化才有用武之地,现在中国农业的龙头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他们有万头猪场万只鸡场的规模,只有到这个程度,中国农业信息化才能得到广泛发展。
从我国农业现状可以发现,
智慧农业的发展必须从国情出发,针对农村计算机设备稀少,农民科技水平低下等问题,必须有大企业介入才能带动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除了龙头企业的带动,在广大农村还可以建立多元化服务体系,包括政府,政府有一套自己的服务机构,如农技站,乡镇的种子站,公共服务的站点。还有就是农民协会和农民合作社,这个是以企业为主的一般偏向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