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家领衔我国863计划农业物联网项目
发表日期:2013-08-19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4579次
几十公里之外的大田里种着庄稼,在家随手轻点手机,田头垄边各处空气湿度、土壤温度、气压、风向、光照等一目了然;商店货架上信手拿起盒番茄,二维码轻松一扫,除产地信息外,就连施了几次肥都能知道……这些已非臆想,大米小麦,也能种在“云”上。
7月10日,国家863计划“农业物联网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复旦大学教授郑立荣透露,目前我国17家院校企业、20个课题组共同攻关,探索基于智能传感、云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可实现对农产品生长环境及流通环节的全程管理,在山东、陕西等30多家农业产销企业已经试点,年底有望在全国100多家企业落地。据悉,如今已有美国、以色列、荷兰等多家农业企业急切求购一系列相关技术。
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智慧稻草人”是技术体系中重要一环,它将可监测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数据的传感器集成为一体,立于田间,可监控范围约4公里,采集下来的数据能自动存储、组网传输。这并非简单“做加法”。首先,“稻草人”虽然一身电子设备,却不拖电线,它的能源全部来自风能、太阳能;其次,如何让每个“稻草人”物尽其用,课题组精心设计软件,寻找“监控无死角”的智能布点方案。
第一批“稻草人”,如今正管着山东滨州无棣县的数千亩麦田和陕西农家果园,运行良好。据了解,前者本是靠海的盐碱地,开垦出来作为农田,耕作时对农作物环境要求较高。当地农民还挺欢迎这样的信息化改造,除了对功能的需求外,成本也是一大因素。据测算,要用上这套系统,连硬件带维护,每亩每年只需多出5元钱。郑立荣认为,对“稻草人”收集的数据,除日常耕作使用外,未来也可成为农民的“大数据专家”,直接推动精细化农业发展。他举例,使用“稻草人”的陕西果农,可从不同批次的数据中,看到究竟哪一批的苹果口感、分量最佳,当时加水施肥的参数如何、天气情况怎样,为今后不断完善种植方案提供明证。
从农业生产最前沿的田间延伸开去,863计划项目组研发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已经到达检测、运输、销售等后续环节。在这条“信息链”的后半段,物联网的意义从科学种植转入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现在从‘田头到餐桌’的监控技术已有不少应用,却较为零散和各成体系。”郑立荣说,“需要构架的是一个国家级别的、可容纳各类编码识别技术的平台。生产者可实时追踪销售信息,调整生产策略,消费者可查询食品‘履历’,如此不仅促进品牌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对食品安全的信任。”相关技术已在浙江、山东小范围试点。对参与的农民而言,每年每个大棚额外增加的投入约为300元,参加者踊跃。浙江嘉兴有位老农甚至跟项目组成员说,哪怕增加的成本是1000元也可接受,因为这一投入可直接令产出成倍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将庄稼种在“云”上的技术,在推广试点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除技术有待完善的原因外,还有些“非技术因素”。郑立荣坦言,令他苦恼的是,我国现有管理模式中,农作物长在田里、运在路上、放进货架、摆上餐桌时各有分管,虽然分工明确,但各自数据共享困难,面对“农业物联网”这一新技术的冲击时,原有体系“壁垒”隐现。而在个别地方,多种利益纠葛直接导致“水太深”,农业物联网的推广只能无奈“绕开”。在他看来,未来国家如何在法制、管理层面为新技术提供更为开放、有序的环境,与技术革新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