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百科
- 智能滴灌系统
- 2024-09-27
- 智能喷灌系统
- 2024-09-27
- 畜禽养殖监控系统
- 2023-11-17
-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物联网水产养殖环境监...
- 2023-11-17
- 农产品追溯系统
- 2023-11-17
- 大田种植环境监控系统
- 2023-11-17
- 现代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
- 2023-11-17
聚焦农业
- 铜川市围绕生物质快速降解技术打造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发表日期:2019-12-06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6586次
近两年来,我市稳步推进国家重点项目——秸秆枝条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初步形成有机废弃物利用生产操作规范化、重点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规模化、绿色生态技术推广标准化、生态特色农产品品牌化、生产销售健康体验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铜川模式。通过秸秆综合利用科技攻关,政府起到了产业引导作用,企业获得优质的农产品原料,种植户获得应有的增值收益,实现了一个多方共赢的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发展局面。
生物质快速降解技术完全模拟微生物降解原理,采用物理化学方法使天然有机物快速降解,充分利用大规模的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资源,通过工业化处理方式,高效快速地将畜禽粪便无害化,成为提升农作物品质的生物质能营养肥。经过5年的反复实验,能使天然有机物4小时内完全降解,速度是微生物的180倍,水溶性转化率95%以上,有害微生物杀灭率100%,抗生素和合成西药无害化率达99%以上。
着力构建科技攻关体系。市政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市土壤生态技术创研中心,以改善耕地质量为核心,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土壤微生物菌群以及生物质营养等土壤生态前端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工作。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联合植物营养、土壤、微生物、植物生理等相关学科组成团队,以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的方式实现了生物质快速降解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培育打造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充分利用当地秸秆、枝条、药渣等丰富的废弃物资源,建设一个年处理5万吨农业有机废弃物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标准化处理中心,通过集成整套清洁技术和开发生产系列生物基新产品,年生产土壤修复治理产品5万吨,产值0.5亿元。在耀州区小丘镇、王益区塬畔村、宜君县尧生镇及印台区冯家塬村等选择种养殖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设处理能力5000吨的土壤修复配肥中心10个,建设有机废弃物收集、土壤调理剂配送、残膜回收中心和土壤调理剂使用体系。对畜禽粪便等原材料的收集采取有奖回收的模式,在各个村庄进行有机废弃物收集、残膜回收。产品开发速度不断加快,自主专利研发并推广的生物质磺化技术、生物基水溶肥、土壤改良剂等已形成产业化引领示范,形成土壤改良、盐碱地改良、沙地改良、无抗养殖、农作物提质安全生产与种植养殖、特色小镇循环利用等业务组合,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经营。申请建立“陕西省土壤生态技术工程中心”,强化基础研究,推进成果转化,发挥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农业良性循环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耕地质量不断提升。示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现有基础上可以提高0.1%—0.2%,果园、菜地土壤贫瘠化、次生盐渍化、连作病害等问题得到缓解。农用化肥用量减少70%以上,果菜优势产区化肥用量减少80%以上,节省化肥用量价值5亿元以上。种植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面源污染。通过本项目实施以及示范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年处理畜禽粪便180万吨,形成整市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格局。建成区域残膜回收站,大幅提高全市残膜回收率,减少耕地白色污染,年处理残膜200吨。通过科技攻关实施与推广,运用土壤调理剂、高效有机水溶肥进行林草植被恢复、林草地、沙地、污染土壤的改良,修复土壤生态、林草地生态。实现耕地质量提质增效示范面积12万亩,其中林草地5万亩、小麦用地5万亩、苹果用地7000亩、樱桃用地5000亩、中药种植用地5000亩、蔬菜用地1000亩、桃用地2000亩。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显现。目前,我市已建成20个秸秆有机水溶肥的应用示范基地,共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苹果、猕猴桃、樱桃等11类作物的秸秆有机水溶肥应用示范。该技术项目的应用示范,实现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污染来源,实现了绿色生态治理。绿色生态示范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土壤生态技术推广中心的建立,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示范效应突出,带动更多的人员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贫困人口有更多就业机会,生产的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更加通畅。秉持生态绿色循环农业理念,应用农业有机废弃物的生物质资源化处理成果,改善土壤生态,迅速提高耕地质量。本文来源:铜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