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百科
- 智能滴灌系统
- 2024-09-27
- 智能喷灌系统
- 2024-09-27
- 畜禽养殖监控系统
- 2023-11-17
-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物联网水产养殖环境监...
- 2023-11-17
- 农产品追溯系统
- 2023-11-17
- 大田种植环境监控系统
- 2023-11-17
- 现代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
- 2023-11-17
聚焦农业
- 努力提高安徽智慧农业发展水平发表日期:2019-08-28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7472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要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促进其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发展智慧农业就是让多种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在农业中实现综合、全面的应用,使传统农业更具“智慧”。它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管理和可视化诊断,其本质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解决传统农业存在的“痛点”。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联合创新,发展智能农业、研制农业智能传感与科技系统、智能化农业装备,建立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智能信息遥感监测系统,建立典型农场大数据系统、智能渔场、智能果园、农产品加工智能车间、农产品绿色智能工业。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提高生产力水平。安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阶段,发展“智慧农业”,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全省农业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省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省智慧农业研究起步早,单项成果较多,技术集成少,物化技术不多,应用面较窄。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与安徽农科院、安徽农大等单位合作,率先开展智能农业研究与应用,首次成功开发出全国第一个农业专家系统——砂姜黑土小麦施肥专家系统。
最近几年,安徽先后开展种子物联网技术体系;农业病虫害图像数据集的构建,建立了“水稻病虫害图像识别系统”“蔬菜害虫图像识别系统”;生态农业气象监测网建设,包括农业气象智能观测系统、作物长势实景观测系统等;构建了“旱地小麦精确定量立体播种、稻茬小麦精确定量一体化播种”的农机农艺融合创新体系。此外,我省在农产品加工设备智能化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果,同时还拥有埃夫特机器人、中联重工、美亚光电等一批骨干企业,在智能农业相关领域也取得一些突破和新进展。
然而,我们也看到,全省智慧农业研究及应用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受农业基础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我省智慧农业发展水平还不能适应农业农村经济新常态,满足不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尤其与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智慧农业的热切期待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些瓶颈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二、我省智慧农业研究及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省智慧农业研究及其应用,在技术集成、项目支持、政府推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全省智慧农业研究基础工作薄弱,协作缺乏平台。农业农村数据长期存在底数不清、核心数据缺失、数据质量不高、共享开放不足、开发利用不够等问题。在宏观层面上,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数据多源异构现象突出,致使数据无法兼容,造成很多数据难以汇聚和有效整合,形成了“信息孤岛”,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未来需求。
数据共建共享机制缺乏,使得知识产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阻碍了各涉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数据共享,无法满足农业大数据分析利用的需求,难以给智慧农业研究和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造成数据资源严重浪费。
研究成果碎片化,技术集成不够,缺乏牵动性成果,难以解决产业链条智能化问题。我省的智慧农业前期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单项的,种子物联网技术体系就是解决农作物种子质量安全管理,水稻、蔬菜“病虫害图像识别系统”已研制,农业生产上其他作物病虫害图像识别系统还有待研究,成套设备的物化技术成果较少;政府抓的工作重点是以各类硬件设施和示范工程的建设为主,建成了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县、示范点。但对我省多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点的调研发现,获取到的数据利用率很低,降低了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各类智能决策系统。
成果应用大部分停留在研究单位试验示范阶段,缺少政府推动。生态农业气象监测网,农机农艺融合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尚未得到政府支持。
三、提高安徽智慧农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为了加强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应该在科研立项、人才引进与激励、财政支持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引导,鼓励涉农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鼓励农业专家和计算机专家开展协同攻关,重点在大田种植、设施农业、水产养殖等生产环节,开展各类智能决策系统的研发,加快实现基于数据的智能决策,从而提升我省各类智慧农业示范工程的应用效果,实现我省农业跨越式发展。
一要搭建智慧农业研究及应用支撑平台,成立智慧农业技术创新联盟。设立智慧农业创新工程专项,加快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稳定可靠、适合农业服务端的新型物联网研发。
二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如何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作物生长模型、监测预警系统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开发一系列适用的智能决策系统。要加快建立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高新服务的农业智能体系。加强智能农业机械产品研制,重点是农业机器人,创制关键核心技术装置与系统。
三要设立智慧农业应用示范工程专项,开展智能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创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政策创新,开展智能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创新。要应用智能农业终端,推广农作物智能化施肥播种一体机,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和效率。本文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