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百科
- 智能滴灌系统
- 2024-09-27
- 智能喷灌系统
- 2024-09-27
- 畜禽养殖监控系统
- 2023-11-17
-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物联网水产养殖环境监...
- 2023-11-17
- 农产品追溯系统
- 2023-11-17
- 大田种植环境监控系统
- 2023-11-17
- 现代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
- 2023-11-17
聚焦农业
-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银川答卷发表日期:2017-07-27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4414次
据《银川日报》消息,调整结构、统筹粮饲,灵武市梧桐树乡一年两茬农作物,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
提高品质、错峰上市,兴庆区花卉名气响亮走出国门,供港蔬菜成为国内市场的“抢手货”;
在线监测、精细管理,互联网+农业崭露头角,现代农业插上“智慧”翅膀;
农田变花园、园区变景区,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休闲农业方兴未艾……
今年上半年,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银川市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宜居宜业为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预计上半年农业增加值增速4.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5%。
“粮改饲”念出的致富经
农业改革,始于土地,归于土地。
7月的灵武市梧桐树乡李家圈村,一大片水稻开始抽穗扬花,天空中“嗡嗡”作响的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为水稻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记者了解到,这片稻田是今年5月份冬牧70优质牧草收割后种植的。冬天种牧草、夏天播水稻,在这里,土地已由原来的一年种一茬变为一年种两茬。
梧桐树乡是灵武市粮食主产区,今年以来,该乡发挥农业大乡区位优势,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在李家圈村流转土地5910亩,,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示范种植冬牧70优质牧草1210亩、优质苜蓿3100亩和辣根1600亩。
“我们流转土地种植苜蓿和冬牧70牧草近万亩,并引进圆孔打包一体机,将苜蓿脱水40%,每吨收入1000元左右。”灵武市同德机械化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汪利华说。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银川市重点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使农产品供给在数量上更充足、品种和质量上更契合消费者需求,使农业资源利用方式更有效、生态环境更友好,使农业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竞争力更强,其中,包括合理开发农业资源,统筹粮经饲发展,大力发展肉蛋奶鱼,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生产,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产品供给等。
银川市统筹谋划、稳步推进,逐步降低传统种植业比重,2017年市属粮食播种总面积141.14万亩,同比减少1.6%。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作物种植面积同比减少2.96%、4.01%、4.09%。杂粮同比增加139%,牧草种植面积25.6万亩,仅1.26万亩黑麦草已实现亩均增收300元。全市奶牛、肉牛、肉羊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100%、80%和90%,畜禽良种率、奶牛单产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银川市规划沿黄河金岸9个乡镇常年稻田为主体,培育有机大米产业,进一步巩固富硒稻生产基地,创建“品种优、技术优、管理优、品质优、价格优”的“五优”水稻示范基地。
“错时错质”园艺产业大放异彩
通过提升产品品质、错峰上市,银川市在园艺产业发展中独辟蹊径,花卉和蔬菜产业迎来发展春天。
百合,是兴庆区月牙湖乡西月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的“当家花旦”。“鲜花市场竞争激烈,国内销售中心是云南。但在冬季,云南百合就无法生长。而我们利用暖气提高棚内温度,冬季产出的百合更艳、更有市场。”西月花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凤江说,银川所提供的鲜切花种植种苗补贴、建设基地扶持等利好政策,为他的花卉事业提供了最大支撑。
目前,田凤江的公司拥有日光温室64栋、移动大棚37栋、年产鲜切花4000多万支,盆花30多万株。“我们与荷兰、法国等国花卉公司建立合作,有了他们的技术支持,百合的培育技术走在全国前列,在西部地区也难逢对手。”田凤江说,银川至迪拜直航航线开通了,下一步,他打算将“西月花”品牌拓展到中东乃至欧洲的高端市场。
“银川早晚温差大,空气、土质、水质好,种出来的菜不仅干净卫生,口感还脆甜,在香港很受欢迎,芥蓝、奶白、学斗白在广东、香港已是高端蔬菜。”银川市农牧局相关负责人说,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充足的光照,多年来,银川市每年向香港供应菜心、小白菜等20多个品种的蔬菜,已成为国内重要的优质供港蔬菜基地。日前,我市供港蔬菜已取消“中转”环节,实现从种植地直接供港,提高了通关效率,确保了蔬菜新鲜度。全市供港蔬菜共有6万亩28个生产基地,年产蔬菜22.5万吨。全市蔬菜80%外销全国各地,“银川菜心”、“银川番茄”、“上滩韭菜”等也成为了国内市场的“抢手货”。
通过搭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高端供外蔬菜种植、分拣、加工、冷冻、包装生产基地,银川市已有30家企业(合作社)与外地客商签订产销协议,预计今年外销蔬菜产量98万吨。上半年,瓜菜种植35.1万亩,其中设施定植16.9万亩,露地蔬菜18.2万亩,蔬菜总产量78.32万吨。全市花卉种植面积6000亩,先后引进上海爱普香料有限公司、天地缘花卉、周景世荣、宁夏睿发公司、西月花卉等20家企业落户银川市,开工建设银川国际鲜花港、银川爱必达花卉科技示范园、银川花溪谷生态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园等7个项目,项目建成后兴庆区将成为集花卉生产、批发交易、冷藏物流、科普研发等功能为一体的西北地区最大花卉集散地。
指尖上“玩转”智慧农业
“电脑数据显示鱼塘溶氧量偏低,会自动打开增氧设备。”7月24日,在贺兰县通威“互联网+渔光一体”项目示范基地操作室,通过运用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工作人员已完成455亩养殖区的水质监测。
“以往安排3~5人巡查鱼池,无法准确判断出鱼池水质好坏等情况。如今一部手机便可完成监测,当某项数值超过或低于警戒值,系统自动进行增氧、投食等工作。”该工作人员说,“智慧鱼塘”投食、增氧、防御等功能的应运,将使水产养殖增产增效50%。
眼下,正值水稻生长关键期,运用物联网技术,宁夏稻渔空间生态休闲观光园技术员吕永杰只需轻点鼠标,便可对育秧棚里光、温、水、气进行综合调控,确保50多栋温棚里的秧苗稳定生长。同时,该园区还以云数据为平台,对基地内有机水稻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水平和效益,令人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这希望散发着“智慧”、“创新”、“生态”等关键性因子,外显于农田之上,又浸润于产业之中。顺应“互联网+”的新型业态,银川市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打造“智慧农业”体系,其中水产养殖通过安装水质远程在线监测系统、无线传感技术,实现水质实时监测、远程增氧,手机遥控饲喂等,有效提升水产品品质,节省人工;畜禽养殖和设施园艺建设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和推广物联网技术,实现繁育、生产全方位监控、指导,提高奶牛肉牛的繁殖效率;设施园艺在大棚内部安装信息采集传感器,采集农作物生长环境信息,根据检测信息进行智能分析与决策,并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降低了人力成本。
“农旅一体”激活全域旅游
从城东的宁夏稻渔空间生态休闲观光园到城西的志辉源石酒庄,从城北的西昱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到城南的森淼生态旅游区,每到周末,这些“城里的农家乐”便成了市民休闲度假、领略田园风光的好去处,赏花、垂钓、美食、采摘等应有尽有。
依托本地优势产业,银川市做活“农业+旅游”大文章,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目前,全市休闲农业和农家乐278家,其中星级农家乐46家。首届银川春季农业嘉年华活动成功举办,开创农业创意体验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半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12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3.2%和20.3%。
“利用‘农业+文化旅游’模式,我市将进一步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银川市农牧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银川市推进“一村一品”和“名镇名村”向纵深发展,并发挥“三精”农业的产业经济效益、农耕体验教育、绿色生态循环、休闲观光旅游等功能,支持县(市)区举办长枣节、葡萄采摘节等农业节庆,鼓励企业、基地通过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发农牧业体验教育项目,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域化。来源:人民网-宁夏频道 记者 范晓儒/文 李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