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百科
- 智能滴灌系统
- 2024-09-27
- 智能喷灌系统
- 2024-09-27
- 畜禽养殖监控系统
- 2023-11-17
-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物联网水产养殖环境监...
- 2023-11-17
- 农产品追溯系统
- 2023-11-17
- 大田种植环境监控系统
- 2023-11-17
- 现代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
- 2023-11-17
物联网资讯
- 市场经济下如何做好设施农业的发展?发表日期:2013-10-22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3400次
一、设施农业的概念和特征
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气等环境条件,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它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最具活力的现代新农业。设施农业是涵盖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园艺技术、栽培技术和管理等学科的系统工程,其发达程度是体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包含设施栽培、饲养,各类型玻璃温室,塑料大棚,连栋大棚,中、小型塑棚及地膜覆盖,还包括所有进行农业生产的保护设施。设施栽培可充分发挥作物的增产潜力,增加产量,由于有保护设施,防止了许多病虫害的侵袭,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农药或很少使用农药,从而改善商品品质,并能使作物反季节生长,在有限的空间中生产出高品质的作物。
二、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概况
我国设施栽培历史悠久,但现代设施栽培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进的保护地栽培技术的简易的设施农业,技术含量低,经营规模小,经营粗放。60年代末,我国北方大、中城市郊区才初步形成了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70 年代,地膜覆盖技术由日本引入中国,并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了很大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得到发展,形成了以塑料大棚为主,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将我国传统的设施栽培提高到崭新阶段。尤其是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它适应了当时我国农村的经济技术水平,在黄河中下游的黄淮平原、辽东半岛、京津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在上述地区冬季寒冷条件下不用加温,可以生产出喜温的蔬菜和果菜,在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园艺产品的花色品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90年代,我国大规模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也以生产超时令、反季节的设施园艺作物为主。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到达210万公顷,其中节能型日光温室达20万公顷。
截止2002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设施农业生产国,与1980年相比增长了近3000倍。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全国各个省份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据全国农技推广总站2006年底统计资料,我国设施农业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河北、河南、辽宁、江苏和新疆,而高效节能日光温室面积最大的省份为河北、山东、辽宁等省。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已进入蓬勃而稳定的发展时期。河北、山东、河南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先进设施,发展小品种、精细化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和无季节生长的蔬菜、瓜果和花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上海和天津为代表,都市设施农业成为大中型城市及其郊区农业的发展趋势;在充足的资金、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雄厚的科技支撑下,沿海各省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具有高附加值的设施园艺和渔业成为该区域的特色;西部地区以甘肃和新疆为例,该区域以日光温室为代表的设施农业规模很大,尤其新疆地区,与中亚、俄罗斯等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很好的成绩;广西和海南的设施农业发展起步较晚,特点是设施农业与热带高效农业相结合,发展迅速。从各省调研情况来看,我国设施农业总体布局趋于合理,多数地区在发展中体现了以节能为中心、低投入和高产出的特色,设施设备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设施类型向大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作物品种不断扩大和丰富,产量不断提高,不仅成为吸纳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优势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优势产业。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宏观政策指向,我国很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每年都出台农业部对设施农业的发展意见,还对设施农业进行政策性扶持,这为设施农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土壤。
(2)设施农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设施农业必然成为我国的优势产业。首先,设施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带来规模经济。其次,设施农业的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水平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第三,设施农业的高技术含量,使自然条件不再是生产限制因素,而且缩短了生产周期。最后,设施农业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四、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已进入巩固、完善、提高、再发展的较成熟阶段。设施农业总体布局趋于合理,多数地区在发展中体现了以节能为中心,设施设备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设施农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总产和单产大幅度上升,设施农业的品种也不断扩大和丰富。但由于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较晚,还存在很多问题。
1、资金问题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资金密集型产业。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其补贴力度,但对于农民而言,资金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设施农业的效益十分可观,但一次性的巨额投入让许多农民望而却步。据近三年调查,日光温室蔬菜亩均效益在1.8—2.2万元,设施蜜瓜和食用菌为2-3万元,设施花卉可达4—5万元。
不少农民看到设施农业效益可观,很想投资,但碍于收入水平低,自筹能力差,用于棚室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考虑到建材价格涨幅因素,2009年新建1亩砖钢结构温室需要5.9-6.3万元,新建1亩土钢结构温室需要2.5 -3 万元,即使政府有补贴,这部分补贴也只能作为引导性资金,所以不要说普通农户,就是一些大户想要投入也力不从心。加之目前普遍存在着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大的问题,投入意识不足,发展意识不强。要使设施农业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是无法保证设施运行的。设施农业的维修费用高,由于资金的缺乏,设施内部的投入远远跟不上需求,导致农民经济效益下降,同时使设施农业推广受阻。
2、技术瓶颈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大多是在参考借鉴国外技术的同时引进国外技术,科研投入不足,国家用于设施农业研发的资金投入在农业总投入当中所占比例连5%都不到,技术创新不够,尤其在室温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很少。在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方面,总体状况还是比较落后。虽然我国已经成为第一大设施农业生产国,但设施装备的水平低下,90% 以上的设施仍以简易型为主。如我国的南方以塑料棚为主,北方则以日光温室为主。温室结构简单,仅具简单的防雨、保湿功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利用率低,保湿、采光性能差,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文、光、肥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另外,很多温室和大棚的结构不合理,一旦遇到恶劣的天气,就会出现倒塌和变形现象,导致连栋温室和塑料大棚抗风灾、雪灾的能力差。
3、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宏观管理中存在多头管理。设施农业涉及设施园艺,畜牧、水产等多个部门,存在多头管理情况。设施农业缺乏一套系统、全面的技术、质量标准。经营方式仍以个体农户为主而且广大农户规模小,农户管理粗放,大多数农户沿用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显失管理的科学性与技术性。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功能滞后,农村农业技术人才缺乏,信息网络建设的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不配套,设施农业对基础设施有较高的要求,在建设过程市场经营管理方面,设施中往往受到电、路、水等设施不完善的限制。设施农业的龙头企业少,设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作用不明显。例如,产品销售环节,主要依靠政府调节,外地客商和本地果菜批发商直接调货,虽然有销售渠道,但价格大打折扣,农民的经济利益受损。
4、环境污染设施农业存在“白色污染”隐患。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种植户的废旧塑料薄膜未进行任何处理,全部遗留在田间。长此以往将严重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力大幅下降,影响农作物收成,而且这种污染长时间内根本无法消除。据调查了解,每亩地若含残膜3.9公斤,农作物将减产95% —23%。
五、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对策
我国的设施农业的发展已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针对以上提出的几个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使我国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1 、加大我国设施农业技术的研发力度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大国内设施农业的研发力度。低科技含量是无法确保设施农业得到有效发展的,只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才能把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及经济效益优势。因此,国家必须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切实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关键技术难题。积极开展设施农业配套技术开发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设备,建立设施农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2、制定设施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政策扶持是设施农业的根本保证。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采取国家投入、财政贴息贷款、社会帮扶、农民自筹等多元化投资方式,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还可以设立设施农业专项资金对农业设施装备进行直补。
3、加强管理,强化科技服务加强政府宏观管理,明确设施农业的专门管理部门,克服政府多头管理的缺点。
同时加强设施农业的生产管理,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成功的管理经验,淘汰我国的传统经验管理,实现科技化、系统化管理。强化科技下乡服务,对农户组织专业技术培训,普及设施农业的科学知识。
4、发展设施农业的龙头企业和科技示范点发展、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龙头企业和生产科技示范户,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营销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进一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设施农业产业链。同时通过培育典型,发展“一地一品牌”的品牌化特色设施农业,带动经济发展。
托普物联网(//www.sxkrpec.com/)为你提供设施农业全程解决方案
详情请点击:设施农业滴灌施肥智能化控制系统 //www.sxkrpec.com/baike/info_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