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百科
- 智能滴灌系统
- 2024-09-27
- 智能喷灌系统
- 2024-09-27
- 畜禽养殖监控系统
- 2023-11-17
-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物联网水产养殖环境监...
- 2023-11-17
- 农产品追溯系统
- 2023-11-17
- 大田种植环境监控系统
- 2023-11-17
- 现代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
- 2023-11-17
聚焦农业
- 智慧农业,于指尖“操控自然”发表日期:2017-03-31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3267次小时候,老师讲农业现代化,那时畅想着种田也能像家里的电器一样,“一按电钮,什么都有”。现在村里基本也能实现了。
在美国,一家三口,种着上千英亩的玉米和大豆,每日午后,还能在院子里晒太阳、喝咖啡,只要遥控机器,便能为完成播种、灌溉、收割等成套程序。这样的悠闲自在,对于农业大国的中国而言,一度令人向往。
荷兰,农业出口世界排名第二,每年300多亿美元的净出口额。就农业而言,荷兰与我国存在共同点,人多地少人均农田面积均为0.1公顷。然而,其农牧产品却以优质、高产闻名,鲜花和种子的出口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这一切都需要先进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荷兰的温室建筑面积约有1.1亿平方米,占全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的1/4,主要用于种植鲜花和蔬菜,年产值高达12亿美元。
我国传统农业是靠天吃饭,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传统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农作物的种植还是水产、畜禽的养殖,多凭农牧渔民的经验和感觉进行生产,这不仅会造成作业效率低下、肥水药的严重浪费,还使得农产品品质与安全难以保证,很难做到精准化和利益最大化。
对比传统农业生产,蔬菜无需栽种于土壤,甚至无需自然光,产量却可达常规种植的3-5倍;灌溉和施肥无需人工劳作,而由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精准完成,比大田漫灌节水70%-80%;种植空间不只限于平面,还可垂直立体,土地节约高达80%;打农药有无人机,大棚采摘有机器人,耕地、收割、晒谷、大米加工全程机械化……智慧农业这场农业科技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智慧农业的概念由电脑农业、精准农业(精细农业)、数字农业、智能农业等名词演化而来,其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和农业云平台等三个方面。
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是加快建设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农业物联网的技术和产品主要是通过传感技术、智能技术还有网络技术,实现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自动控制。传感技术是对于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育信息进行采集;网络技术是通过移动互联技术来实现信息的传输;智能技术是对动植物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进行分析;自动控制则是根据动植物生长需要对环境进行调节,使环境更加适合动植物生长。
水稻田用上大田智能灌溉、无人植保机喷施农药等,再也不用顶着烈日去踩着水车给田里灌水,再也不用冒着“生命危险”背着喷雾器去打农药了。现在喷洒的更多的是生物制剂,基本无害。粮食的质量与产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雨水收集与再利用系统,实现了节水型循环农业。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蘑菇房,是“植物工厂”的典型案例,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蘑菇生产过程中,智能喷滴灌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喷雾补水,LED灯补光,高温时自动开启空调降温,高湿时自动启动排风机降湿。蘑菇生长的又快又好。
除了种植业以外,养殖户也开始使用高科技了。奶牛厂实现牛生长的RFID身份认证,每一头牛都能够实现生长的管理与产品的溯源。牛身上的传感器,还可以将发情、发病的牛进行鉴别,及时传到控制中心或农场主的手机上。鱼塘里装上了有水质、水温监测的传感器,可实现自动增氧,自动喂食,生长监测。日常的养殖过程,面向外界开放,让用户切实看到养殖的过程,对品质增加信心。村里的鸡舍猪舍也实现了现代化,养殖户可以实现自动喂食、喂水,自动清洗粪便,通过物联网实现舍内环境的监测与控制,让鸡与猪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肉蛋的品质自然也就好了。
智慧农业的关键是如何让农业信息技术嵌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成为农业生产的要素之一,做到像种子、化肥、农药一样,让农业生产离不开它,真正发挥平台服务的作用。未来农业大数据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大数据的架构是否规范,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海量是否能够保证。
数据产生知识,知识产生智慧,农业实时传感数据是智慧农业的基础。与其他标准化的智能行业不同,农场里种植的作物、种植习惯、土质与环境差异较大,需要定制出合适的方案,并将智能设备安装好,以后的事情,就全权交给机器来做。
目前在农业领域,还无法做到银行系统、阿里巴巴购物系统那样,海量又规范的大数据储存,而这方面正是农业要努力迎头赶上的地方。
在设备上,低成本、易用可靠的物联网传感设备和控制设备是智慧农业能否广泛应用和普及的关键。诸如服务器、传感器、高光谱仪等,农户要根据自身需要来搭配,改造一亩地的花费大约在四五万元。从目前出现的智慧农场来看,他们大多种植如中草药等高附加值作物、反季节作物,和特殊地域性作物等,这些植物比较娇贵,对环境要求也高,需要智能设备对其进行监测与控制。
未来我国农业大数据要在基础研究、海量数据、精准预测上下工夫,现在存在的技术不成熟、大型制造商接入程度低、缺乏模式、缺乏规范、缺乏政策等问题,要通过技术、商业模式、产学研联合,共同建设完善农业物联网大数据,推进农业现代化。使得农事操作更加便利和科学,大幅度降低劳力成本,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中国智慧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