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召明委员:农牧民“种什么、怎么种”,得靠大数据
发表日期:2017-03-09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2936次
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蒙草生态董事长王召明提出,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尽快出台政策,支持建设草原大数据平台,以解决草原生态建设中的各种信息匮乏和不对称问题,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数据能解决农牧民“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
“由于畜牧业所需的优质牧草缺口较大,农牧民种植牧草的积极性很高,但究竟该种些什么、怎么种,却缺乏科学指导和数据支持,常常造成农牧民的经济损失,也影响草原的生态建设。还有一些地区,为了绿化生态,选择了进口的草种,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植物,因为水土不服,既耗水又不易成活,后期维护成本高昂。”在内蒙古草原进行多次的实地调研后,王召明委员发现很多类似这样的问题。
由此,王召明认为,不管是从服务农牧民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科学保护和修复草原出发,解决这种在生产中的信息匮乏和不对称的问题,就必须重视大数据的应用。要修复某一块草地,必须掌握某一区域的年降水量、土壤特性、适种草种等一系列生态数据,生态建设才能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植物的生长特性、种子来源及种质特性、土地的肥力、地形的坡度、地势状况、光照的时间和强度、降水量的多少、病虫害的侵袭等,每一个因素都伴随着大量的数据,同时存在规律性和突发性,他们相互交织共同影响作物的生长。记录和整理这些数据,可以为生态建设和农牧业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王召明表示。
草原大数据平台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
王召明介绍,当前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的牲畜仍处于中度和轻度超载状态,每年全国须从国外进口100万吨苜蓿干草和30万吨草种,这种局面加剧了全国草原建设和人工饲草料供给的矛盾,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中,大数据平台可以是导航器、检测阀和工具书。”王召明表示,通过建设完备的草原大数据平台,就能及时判读到村一级的草原相关信息,指导牧区经济合作组织和规模化养殖企业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地资源。
他举例,“比如某区域的草原,通常年份的载畜量是30头牛,如气候干旱导致载畜量下降,就要及时减畜。同理,如果某片草原的长势良好,没有足够的羊来啃食,则及时增补羊群。”
他表示,草原大数据平台还能让决策管理者由传统的管人、管牲畜转变为检测草场利用方式是否科学合理,草原的整个生态系统是否受到了干扰,失去了平衡。政府可以通过人工干预,对某一区域范围内的草原生态平衡做出响应。
此外,他认为,草原大数据还能使牧草生产有章可循,草原生态精准修复。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研究,农牧民能够快捷地掌握当地及周边地区牧草生长状况,掌握适合本区域的牧草品种及种植技术,以提高产量、降低运营成本,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他介绍,在内蒙古地区,现有的大数据平台基本完成了范围内的数据集成,目前已摸清了阴山南北、锡林郭勒盟等五个盟市草原“三化”状况;整理了1980年至今的11类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牲畜数据及2000年至今的草原地上生物量分布图;划分了近300种植物信息的适宜分布区;完成近200种草原病害信息收集;同时不断进行软件平台建设,完善和升级数据库管理系统。
“放眼于整个中国,这样的数据量仍然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干旱半干旱区的面积辽阔,无论是气候还是动植物资源,差异都非常大,青海、新疆、西藏等地,也同样需要这样的大数据平台,支撑生态建设和农牧业生产,这也为蒙草大数据平台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他认为。
建议把“数据决策”作为生态管理的重要手段
为了解决以上在草原生态修复过程中遇到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匮乏问题。王召明委员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建议,首先,国家层面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企事业单位广泛收集各地草原的土壤、水资源、气候、植被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与地理信息进行空间叠加分析,为生态修复提供大数据模型;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拓宽数据获取渠道,创新数据采集方式并不断更新完善,因为土壤里的植被情况是动态变化的,数据库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其次,他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应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建立“农林草畜”完整的生态平衡管理机制。目前,中国农业、草业、林业、水业和畜牧业更领域,从信息与管理体系上相对独立,应用“烟囱”和数据“孤岛”林立。生态管理是个综合体,不能分而治之,应该让这些数据互通共享,发挥综合效益。
最后,他希望,要鼓励地方政府将大数据作为管理生态系统的手段,实现“用数据决策”,构建生态环境数据库,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决策科学化。在实践中,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建立生态评价指标、生态风险预测预警机制,提高生态综合保护、利用的科学化水平,提升生态保护参与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的能力。来源:光明网